古代扫黄力度惊人:老鸨被斩首妓女被流放

天下奇闻 2025-07-21 06:12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在古代中国,许多朝代都严禁“逼良为娼”,力图从源头上遏制这一不人道的现象。法律明文规定,凡是将子女逼迫成为娼优者,都将受到严厉的杖责。更值得一提的是,某一时期,由于法令的严苛,甚至使得娼妓行业绝迹。

尽管有禁令,娼妓现象依然存在。在历史的某个节点,甚至创办了官办妓院,名为“女闾”,这是公元前645年的一项创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乐户制度”和“官妓制度”,并催生了独特的青楼文化。在这一时期,妓业地位达到了巅峰。甚至还有一位著名的被当时的省级领导赏识,参与处理官方文件,相当于现代的公务员角色。

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唐代之后,的地位开始下滑。在两宋时期,尽管妓业依然合法,但已经出现了对的负面看法。官员被明确禁止与官妓发生不正当关系,否则将面临严惩,包括降职、开除公职等。

宋代还规定,负责刑狱的官员不得召妓。也有例外存在,比如皇帝生日那一天,被称为“圣节”,官员们可以在这一天放松禁令。

到了明朝,娼妓业尤为发达,许多达官显贵沉溺于歌舞升平的享乐生活。明宣宗朱瞻基无法忍受这种现象,决定在全国裁汰官妓,严肃法纪。

清代则是真正的“法律禁娼”时代。朝廷的“扫黄”声势浩大,一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扬州为例,全国著名的“红灯城市”的性工作者们一听到风声便紧张得“集体消失”。清初的文人吴绮在书中描述了这一现象,说一旦禁令颁布,这些性工作者便生死逃亡,不知所踪。

清代皇帝们继承了禁娼政策,不断加大对嫖娼的处罚力度。从禁止开设教坊司到禁止出版淫词艳曲,从禁止子弟演戏到严禁印刷出版淫词小说,朝廷的禁娼措施无所不包。皇帝还下令全国废除乐籍制度,国家不再正式供养。官员嫖妓在制度上也被明令禁止。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对娼妓现象的复杂态度:既有严厉的禁令和处罚,也有对特定个体的尊重和认可。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29.com 奇巧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异事,天下奇闻趣事,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宇宙探索,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