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王掞为何能让康熙如此关照?他的结局
官员与皇子的纠葛:一位大学士的荣辱沉浮
你是否对古代官员的故事充满好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奇秘网的脚步,穿越历史的长河,解读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在古代的清晨,元旦的钟声敲响,意味着新的开端。那时的元旦,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是阴历新年的第一天。正值清朝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的这一天,康熙帝与他的百官们共同庆祝新年。在这喜庆的氛围中,有一位人物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
康熙帝坐在大殿之上,目光在文武百官中游走,似乎在寻找一个人。那个人并未出现在受邀名单中,康熙的脸上露出了疑惑。这位被寻找的人,就是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王掞。
王掞,一个历经五十余年官场生涯的老臣,此时已年近八旬。他的祖籍苏州,出身名门望族。他的学识渊博,曾给皇子们讲课,与太子胤礽积累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王掞与胤礽的关系并非始终和谐。随着太子之位受到威胁,胤礽做出了荒诞违逆之事。在此期间,王掞虽多次劝阻太子,但无奈太子并不听从他的劝告。康熙晚年,胤礽两次被废,被幽禁起来。王掞不顾自身安危,多次为胤礽求情。尽管他曾因劝谏而激怒康熙,被发配到西北军中,但他的忠诚和无私赢得了康熙的尊重。
在元旦的庆典上,王掞并未出现在受邀名单中。康熙心中仍记挂着这位老臣,于是让礼部尚书将王掞的名字添上,让他次日入宫谢恩。
第二天,大年初二的清晨,王掞未及早饭就匆匆入宫。康熙并没有急于见他,而是先在太和殿赐宴。在大冷的天里,让王掞先吃饱后,才召他至西暖阁。君臣二人相谈许久,康熙对王掞嘘寒问暖,宽慰一番。王掞出宫时,心情愉悦。
康熙为何如此安抚和忍让王掞呢?原因有三点:王掞作为太子胤礽的老师之一,始终如一地为胤礽求情;王掞为朝堂稳定着想;王掞为康熙服务了五十多年,康熙对他充满关怀之情。
虽然王掞多次违逆康熙的意思,但康熙始终厚待他。康熙驾崩后,继位者雍正对王掞也十分尊重。王掞告老还乡后,于雍正六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他的忠诚和无私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