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采石矶深度游之翠螺山与太白楼

天下奇闻 2025-07-25 15:26www.178929.com天下奇闻趣事

醉卧翠螺山,长江之畔的瑰丽胜景

伫立江畔的翠螺山,犹如一颗镶嵌在长江的翡翠螺,静谧而秀美。这座山历经了亿万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地球的地壳变迁。如今,它以独特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

翠螺山,原名牛渚山、采石山。因其山体俊秀,绝壁临江,远远望去,宛如一颗浮于水面的翠螺,故得名翠螺山。这座山的形成可追溯到中生代三迭纪,那时的长江下游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球的演变,地壳发生了剧烈变化,大部分海底隆起,海水渐退,露出了大片的陆地。翠螺山的形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山之西麓有“西大洼”,这里岩石裸露,崖陡谷深,草木葱茏。春天梨花胜雪,秋日红叶似火,一石一草皆令人赏心悦目。山之巨壁如刀斧削成,壁面纹理起伏,仿佛一幅天然山水图画。江水奔流,浪拍云崖,气势壮观。游人倚翠螺、瞰长江,仿佛置身仙境。

紧邻翠螺山的太白楼,是长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古建筑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金壁辉煌。太白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

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历经多次修葺和重建。现存的太白楼系光绪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主楼高十八米,长三十四米,宽十七米,主楼三层,造型古补典雅,挺拔壮观。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太白楼大门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楼檐下高悬“太白楼”匾额,字体遒劲,为郭沫若手笔。

缘楼内木梯而上三楼,推窗远眺,但见长江如练,白帆点点。太白楼后顺应地势而建的太白祠,借回廊与前楼二层相连。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李白诗意中的江湖气息,领略到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

走进翠螺山与太白楼,就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一石一木、一楼一阁都充满了故事和韵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也可以领略到长江文化的博大精深。快来这里,感受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29.com 奇巧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异事,天下奇闻趣事,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宇宙探索,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