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华少代言,必要破圈还是凉凉?
近期,《中国好声音2020》的热播引发广泛关注,而其中的演讲直播,由华少为必要代言,更是吸引了大量目光。这场引人注目的组合,如同B站上何冰的《后浪》,究竟会掀起怎样的波澜?让我们共同期待。
大约三、四年前,一句“大牌品质工厂价格”的广告语让人们对必要品牌产生了深刻印象。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我来说,当时便被深深吸引。我购买了一款背包和皮带,质量上乘,这使我更加相信必要的商品是质价比之选。尽管如今已过去多年,我仍然记忆犹新。
如今,当我重新下载必要App时,商城界面满屏都是大牌设计元素的包装,令人目不暇接。必要的商品在方式上巧妙地标明了其高品质的来源,明确标出与原大牌相似的原料制造商,让人对其品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不禁让人思考,必要的商品到底是质价比的优选还是智商税?C2M模式是否真实可行?
事实上,中国拥有众多大牌代工厂,曾经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但随着中国用工成本的增加,不少订单开始流向东南亚的代工厂。这些代工厂掌握顶尖的技术和专利,却苦于自主品牌的认知度不高。为此,各大平台开始探索C2M(用户直连制造工厂)的商业模式,必要便是其中的先行者。
经过七年的发展,C2M模式已经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逐渐认可。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组织生产,节省产品流通环节,使产品价格更加亲民。这种模式使得库存、物流等中间环节被短路,行业暴利被挤压,商品成本大幅下降。
真正的C2M模式,对制造商和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在这种模式下,产品回归其实际价值,消费者为品质买单而非品牌。对于制造商而言,C2M模式提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推动了生产线的柔性改造以及整个商业模式的变革。
在当今消费升级、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C2M模式正在“卷土重来”。必要的成功不仅证明了C2M模式的可行性,也展示了制造商和消费者双赢的美好前景。如果必要的产品被消费者认为质次价廉,那么这个平台早已被市场淘汰。而今天的必要仍然欣欣向荣,这足以证明其得到了制造商和消费者的认可。
必要的C2M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质、实惠的商品选择,同时也为制造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模式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研究,期待其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