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满山坡(遇见)
推开车门,一股初夏的气息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花香,仿佛置身于山野之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层层叠叠的石磡梯地,从山脚到山顶,如同绿色的台阶,铺满了生机勃勃的葱绿植物。
药姑山上,歌声悠扬,老汉戴日光正采摘着金银花。他的传奇故事让人心生好奇,而今天有幸得以遇见。这位六十八岁的老者,据说能识别三百多种草药,对于山里人来说,他就像是一位神奇的草药大师。无论是蛇虫咬伤还是头疼发热,他总能找到合适的草药,。
我们沿着梯地间的小径盘旋而上,随着山歌的旋律,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山路虽然陡峭,但石缝里生长的绿色芭茅与蕨菜让人眼前一亮。地里的药苗蓬勃生长,随着山风摇曳身姿。
村主任小戴告诉我们,这片梯地是老辈人留下的。早些年,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这些梯地便荒芜了。前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流转土地,成立了农林开发公司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将这些荒地种上了中药材。
戴日光是村里的识药高手,他对各种药材如数家珍。随着我们的到来,他兴致勃勃地介绍起山上的药材,如黄精、虎杖、金银花等。他骄傲地告诉我们,这半边山的梯地都种上了药材,这些药材都是他带着村里未出门务工的老人与妇女们从山里挖来的。
与戴日光的交流让我们了解到,现在的他每年都能通过种植和售卖药材挣不少钱。他感慨地说,以前全靠救济,现在靠自己也能挣钱,心里舒坦多了。他还告诉我们,去年有村民通过种植药材挣了不少钱,这确实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
小戴告诉我们,余湾村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化种植才刚刚起步。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村民们完全可以在家门口奔小康。戴日光也兴奋地告诉我们,今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留在村里跟他学习种植药材。
随着我们的下山,山坡上响起了清脆悦耳的歌声:“药姑山上百药全,只缺甘草与黄连。没得甘草不要紧,山里的日子比蜜甜!”回望那片绿色的梯地,戴日光已经融入了漫山的药香里。
这篇文章来自《》,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药姑山下的贫困山村如何通过种植中药材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戴日光和他的同伴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